(梦想家与虚幻的世界)

如果你曾在百度上搜索过INFJ或INFP,你很可能会看到下拉提示搜寻框里出现“中二”一词。这个词汇源于日文中“中学二年级”,有点类似于我们国内“初中二年级”的概念。中二病,则是指那些身处青春期或者成年后,仍然沉浸于自己的想象世界之中,对于周围环境产生了诸如“我孤独无助”、“世界落后于我”等特殊的想法和行为。而INFJ和INFP,恰好是最容易被这种行为所彰显的两种人格类型。本文将从多个角度,探讨这两种类型的表现以及中二行为的真正含义。

梦幻和现实

INFJ和INFP都很容易进入自己心中的梦幻世界。他们通常对于自己周围的环境和人际关系有着较强的直觉能力,也喜欢比较深刻的思考和哲学探讨。这些特质让他们经常不断地挑战现实的现状,渴望寻求更高的目标和意义。这是他们内心深处真正的梦想。在他们的眼里,假如人们都能够认识到这些梦想并且行动起来,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。

然而,当INFJ和INFP遭遇现实中的挫折和无法认同现实中的社交等常规需求时,他们倾向于逃离或者自我反省。这种反省时,他们强化了自己梦想的特质,通过创造虚拟的故事或者自己狭隘存在的“角色”,让自己看起来极具内涵、独特和有想象力。这是走向中二行为的基础。

怎样解读中二行为?

中二行为并非一定有害的,因为它有助于保护自己的情感,并且让我们找回自己的虚荣感。然而,当这种行为被放大并且误认为是自己真正的身份表现时,就会变得有害和具有攻击性。比如,在一个情感需要得到其他人关注的时刻,你在网上分享了一些具有暗示性的内容,期望获得“崇拜”或者“谴责”的回应。或者,在学校或者工作场合,你拒绝同伴协调工作,并且坚持自己的主张,即便这违反了实际环境需要。这就是一个有害中二行为的例子。

因此,如果你发现自己正在沉迷于中二行为,请不要惊慌。首先,试着反思自己是否需要某些东西,比如关注或者证明自己的存在感,而这些需要与周围环境不一致。然后,尝试利用一些现实中的工具和行为,来创造真实、积极、有意义的个人发展。比如,你可以试着尝试跟朋友交流,去影院欣赏电影,报考一门自己喜欢并且适合的课程,或者参加一些志愿者活动等。

说到底,INFJ和INFP是两种渴望理想、内敛、有着独特创造力和梦幻倾向的人格类型。他们的心灵充满着渴望呐喊,诉说自己愿望的美好——这正是为什么中二情节甚至梦想本身,看上去如此有吸引力的原因。然而,当中二行为阻碍了自己的个人成长和周围环境需求时,我们必须要努力寻找平衡之道。这样,我们才能在一个筑梦世界,并且保有现实基础的生活下,做到自由、充实和幸福。

评论列表 共有 0 评论

暂无评论